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-
-
米乐·M6如期 预期 周期:三个词看中国经济
资讯分类

米乐·M6如期 预期 周期:三个词看中国经济

详情
米乐·M6  12月11日至12日,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。   看这场会,除了看对过去的总结,对未来的展望,最重要的是读懂我们形成的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。   这种认识,将影响着我们怎么看待问题,解决问题。   对于规律性认识,我们可以从三个词说起。   如期   今年的大形势,是外部压力加大、内部困难增多。在这样的条件下,会议给出判断,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。   前不久,习近平主席在出席APEC峰会期间,也提到:   中国有充足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,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。   “如期”这两个字,从来不会自然发生。   今年前三季度,中国GDP分别同比增长5.3%、4.7%、4.6%,只看这三个数,“前高”“中低”,难免产生一些担忧。但从最新的指标数据看,已经出现了“后扬”的趋势。   ||从需求看,10月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4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.8%,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.5%;   ||从市场信心看,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50.3%,比上月回升0.2个百分点,已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。   谭主还了解到一个细节,不久前,世界银行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10个国际组织负责人来到中国,他们多次跟中方强调,期待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挥更强的引擎作用。   ||12月10日,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“1+10”对话会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   多领域经济指标明显改善,为“如期”提供了判断依据。“如期”的信心和底气,来自于中央的决策判断和各部门、各地区、各行业、各领域的努力。   “如期”增长背后,是对经济形势的把握——阶段性的波动很正常,但不能形成趋势。   正是因为这样的清醒认识,才有了果断打破常规的决策。   ||9月26日,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;   ||前几天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“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”;   ||近14年来,中央首次定调“适度宽松”的货币政策,上一次还是2010年;   ||“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,也是第一次出现。   变化背后,是政策思路的转变。   当资产端的价格稳定、债务端的负债减轻,自然而然,便能起到“稳增长”的作用了。   这种打破常规,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样有明显体现。   谭主统计发现,相比去年,今年会议通稿中的“力”更多了,“加力”“给力”“用力”愈加频繁。   其中,“提高财政赤字率”这样的表述也出现在新闻稿中。   谭主第一时间也对此做了解读,提高财政赤字率,意味着我们对财政政策目标的认知在发生变化,从过去更强调财政自身收入和支出平衡,逐步转向更关注财政的可持续性。简单来说,只有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,才能维持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。   一系列超常规的政策力度背后,就是要告诉全社会,我们如期完成既定增长目标的决心。   从规律上讲,在越来越多加力政策出台之后,协调配合的问题也会更加突出。   这次会议,特别提出加强财政、货币、就业、产业、区域、贸易、环保、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。   谭主了解到,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评估已经进行了2年。   按照中央部署,今年将非经济政策也纳入了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,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受理的一致性评估文件是去年的2倍多。科学评估政策影响,对一部分不符合一致性要求的政策暂缓出台,推动形成了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合力。   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,这次会议在强调政策协调配合时,也专门将“监管”纳入,这是过去没有过的,其含义不言而喻。   现在,“政策组合拳”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,而最大的共识始终是,宏观政策要在微观层面落地见效。   对个体的重视,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4000多字的新闻稿中,随处可见。   ||点状来看,“就业”这个词的词频较去年增加了一倍多,有较大幅度的提升。   ||而在提及明年重点经济目标时,在传统的“经济增长、充分就业、物价稳定、国际收支平衡”四大目标之外,还特别加上了“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”——往年,这个表述,是“基本同步”。今年用“同步”,力度更加强了。   个体多了就是群体,个体的获得感是我们如期增长的重要意义。   预期   当前的目标可以如期完成,那么,在发展的过程中,我们能否解决新的问题,或者说,我们能否解决那些难解决的问题,同样是大家关心的重点。这也影响着大多数人对中国经济的预期。   这次会议提到,做好明年经济工作,要稳定预期、激发活力。   为此,第一条重点任务,是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。   过去两个月,一些积极的因素,正在积累。   9月和10月的数据显示,地产、汽车、出行等方面的消费在过去两个月得到了快速增长。这些类别的消费有一个共同点是,他们都与老百姓中长期的收入预期关系紧密。   也正是这些类别的消费,在今年前三个季度中,曾出现过负增长的情况。相比之下,餐饮和其他必需的消费在过去三个月都保持稳定。   这样的变化,正是我们使用宏观政策去调控总需求带来的结果。   9月以来,“两新”政策正在加力显效。最新数据显示,本轮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耗时79天,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仅用40天;到12月9日,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合计也已突破500万辆。   谭主了解到,明年,“两新”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强、支持范围将进一步扩围,相关政策措施正在加快研究出台。   ||“两新”还包括大规模设备更新,推动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   另一方面,这些提振消费的重点领域同时也在牵动供给侧调整发力的方向。   这次会议在谈扩大内需时提到,要提高投资效益。   上个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形成《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》——物流,就是一个关于效益的例子。   物流效率提高,实际上是转化成效益给了相关企业并且带动全产业链的发展。   对此,方案中提到了具体的应对措施,其中一个手段是搭建数字货运平台,通过连接货主和司机,有效减少每个订单的物流成本。并且方案中还提到了具体的投资政策支持,包括通过现有资金渠道,启动支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。   减少无效路程的意义,不止于物流本身,更重要的是它撬动产业链的上下游、前后端,带动有效需求增长的效应,这就是系统协同思维的体现:   ||企业的仓储运输成本降低,能把管理时间和仓储成本充分配置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面;   ||由于减少的物流成本,下游企业也能实现降本增效、消费者能享受更便捷的生活服务;   ||受益于稳健的产品供应循环与高效的流动性,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才会更有力更高效。   谭主了解到,明年的一个政策重点是加快“两重”建设,它背后的思路,同样是关注投资的社会效益和长期效益。   “两重”建设主要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给予支持,专门投向重点领域、重点方面,要求项目对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形成支撑,而且要有配套的“软建设”,不是满足这些要求的“两重”建设不会安排。   ||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建设获得“两重”项目支持资金   与此同时,过去带动经济增长的动能,这一次在会议中同样得到了延续和创新。   今年会议的新闻稿中,针对科技创新,有了一些新的表述,提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,同时提到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。   最新数据显示,中国的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在40%左右,连续5年稳步提高,但还不够——发达国家的产业化率,在60%到70%左右。   也就是说,我们现在很多创新成果,还停留在研究层面,没有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。但另一方面,这也意味着,我们还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。   因为高技术产业正在成为主要的增长动能。   今年上半年,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.8%和8.7%,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.8和2.7个百分点。   通过政策适配,新的生产力将更高效释放。   我们推动经济增长的方法,始终着眼长远,这也构成了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的预期始终向上。   周期   再回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每一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会总结当年、部署来年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成为了定位中国经济的周期性节点。   其实,周期,是观察经济形势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。经济问题中,有很多周期——创新周期,产能周期,库存周期等。   我们更要注意的是“大周期”。对此,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到了一句话,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。   外部环境变化,恰恰代表了我们处在历史大周期的变化之中。   学者金德尔伯格在《世界经济霸权1500-1990》中写过这样一个核心观点:  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要具备生产性,也就是发展实体经济,但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都经历了从发展实体经济到产业空心化的转变,长远来看会导致霸权基础衰落,引发全球秩序的重新调整。   这样看,美国大打关税战并非偶然,今天世界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、逆全球化并非偶然。成为世界制造中心、贸易中心的中国,必须在历史大周期里的阵痛与动荡里应对挑战。   中国的选择,很明确,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。这其中,有一个表述发生了变化,就是“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”。   专业人士告诉谭主,单边开放是指无论对方是否对自己开放,一国或经济体都单方面、主动向对方扩大开放。现在,中国已向38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单方面免签,从这个月起,中国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%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。这都是单边开放举措 。   单边开放,是对冲贸易保护主义,自主可控的开放。   这种自主性,还体现在,我们既在做好“引进来”,也在做好“走出去”。   我们始终欢迎世界“投资中国”,前11个月,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379家,同比增长8.9%。   同时,我们也在越来越多“投资世界”。   2023年,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1.4%,遍布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   投资世界,让中国更加有效应对了大周期里的外部冲击。   据测算,2021年-2023年,中国全球贸易份额依旧保持稳定。背后的原因在于,中国企业完成了对许多不选边站队的国家投资,使得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在增长,既间接完成与发达国家的贸易联系,又拓展了产业发展的空间。  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3年,中国中间品的进出口贸易额为25.53万亿元,占整体进出口贸易额的61.1%,保持在历史高位。出口结构的变化,恰恰反映着中国企业出海的现实变化。   中国企业出海,既瞄准欧美等发达国家,同样走向亚洲、非洲、拉美等更广阔的市场。   再具体到投资类型,过去,出海的企业以外贸企业为主,但今天,更多则集中在了制造业、数字经济领域。   根据最新数据,制造业是对外投资最为活跃的主体,共有9856家,其中汽车制造业对外投资存量720.6亿美元,占制造业投资存量的25.4%。除此之外,还有计算机/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、专用设备制造、其他制造等。   这说明,越来越多企业正在出海对冲逆全球化周期。这背后,恰恰是中国牢牢抓住了新一轮产业变革周期的机遇。   把握住新一轮产业变革的中国企业,正在让中国高端制造成为世界品牌。   尽管面对遏制打压,今年前10个月,中国出口还是达到了20.8万亿元,同比增速从2023年的-0.4%回升到6.7%。到明年,如果面临新增关税,出口不能说没有压力,但是我们更要看到我们的很多产品,已经具备了较高的不可替代性。   分析数据来看,今年,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明显升级,汽车、消费电子、机械设备的出口份额较往年增长幅度较大,纺织服装等出口份额增幅则较低。以新能源汽车为例,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等核心技术领域的影响力,在全球行业中可以说形成了绝对明显的优势。   这样看,自身内核的稳定,才是应对外部不稳定大周期的核心。   与此同时,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也很重要。   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支撑,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,才能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。   过去,我们如期完成了每个阶段的任务。现在,我们又以灵活高效的政策思路,积极应对当下挑战。未来,无论“周期”如何起伏,我们都将稳步向前发展。   这样的力量,来源于每一个个体,每一个经营者和生产者。   现在,干字当头,奋力拼搏的力量终将汇聚成中国经济向上的能量。 
关键词:

更多新闻

东三社

Copyright © 2021 广东米乐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SERVER

网站建设: 中企动力 东莞二分